今天能在这里举办本年度的丸山奖学金颁奖仪式,深表感谢!首先向荣获今年丸山奖学金的各位同学表示祝贺。因为正是你们的努力所取得的优秀成绩才获得了本年度的奖学金。虽然奖学金的数额不大,但希望对你们的学业有所帮助。
我们日本伦理研究所自1945年创立以来,作为一个民间社会教育团体,一直从事伦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,至今已经走过了66个春秋。从1985年开始便和中国的伦理学者们展开了交流。从伦理的视点,对两国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。本着对双方国情相互理解为基础,连续10年共同举办了“实践伦理学讨论会”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与中国的企业家、经营者们展开了交流,并邀请中方的青年伦理学者到日本访问研修,与中国伦理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。在实践交流方面,我们于1999年开始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齐沙漠进行了植树活动。
毋庸置疑,保护地球环境,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安泰、美丽的地球这是人类所肩负的一项重要的使命。此前,为了维系高度的经济发展,我们大量地消费了地球所蕴藏的能源,然而,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。如今,地球环境的恶化已经非常严重。依靠破坏环境、耗尽资源换来的发展,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发展。
土地荒漠化就是环境破坏中的一个严峻问题。已故的鸟取大学名誉教授—远山正瑛先生就是走在防止地球荒漠化前沿的第一人。他创建了“日本沙漠绿化实践协会”,不顾85岁的高龄,于1991年开始在库布齐沙漠恩格贝进行沙漠绿化活动。1998年,在沙漠上成功地种植了200万棵树苗,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表彰,荣获国家最高荣誉—友谊奖。为了援助远山先生这一伟大的沙漠绿化事业,我们伦理研究所决定组织我们的会员,编成沙漠绿化队到沙漠进行植树活动。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,是因为我们伦理研究所的一项事业就是推进地球伦理。我的父亲丸山竹秋(伦理研究所的前任理事长)于1985年提出并倡导“推进地球伦理”。也就是从全球的角度,提出每一个人都应该实践“地球人的,依靠地球人实现的,有利于地球人的伦理”。虽然这是一个看似高不可及的伟大目标,但是如果没有了地球的安泰,人类的活动就无法保障,人类的生存就会岌岌可危。
我们从1999年开始“地球伦理之林”的营建活动至今,已经向沙漠派遣了55支绿化队,共计2000余人,包括每年春天的集中造林,共计在沙漠上种植了32万株树木。同时,每年的五一黄金周我们还举办中日青年沙漠交流活动,与包括贵大学在内的中方8所院校开展青年交流。沙漠绿化活动不仅是为地球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,沙漠还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之地,是加深中日友好交流的绝佳场所。我们能够向内蒙古大学捐赠奖学金也是因为沙漠绿化而结缘的。只要我们的沙漠绿化活动还继续下去,内蒙古大学的丸山奖学金也会继续捐赠下去。
2011年3月,日方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,大约2万人因地震发生的海啸而丧生。加上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,可以说,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地震性核泄漏事故。如今,已经过去两年半的时间了,虽然灾区的人们正逐渐地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,但真正恢复元气、重建如初还需时日。当然,没有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再好不过了,但当重大事故发生时,人们就该相互帮助,忘记私心而为灾区的人们尽自己的一些努力。平时在生活中忘却的重要的爱心就会被重新找回。
大地震发生以前,日本的政治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。国民的活力衰减、家庭的纽带变得脆弱。有时真的会认为,这次地震就是为了唤醒这些麻木的日本人才及时发生的。核电的灾难还告诉世界:要尽快推出新的能源政策,不能单纯依赖危险系数颇高的核能发电。告诉我们要消除纷争与饥饿,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。GDP数据所显示的经济扩张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真正发展。保护美丽的国土,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,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,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爱心纽带才是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正因为中日两国地理位置近而容易产生各种纷争和摩擦,希望我们都能向前看,展望未来的相互繁荣和发展,一起努力拿出智慧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,加强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。我本人会努力,希望诸位也一起加油。我殷切地希望:各位同学努力钻研、刻苦学习、磨练品行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。不仅仅为了自己的国家,更应该拥有一个地球人的宽大胸怀,为地球的安泰做出努力。
同时也希望各位同学注意身体健康,让大学期间的生活充实而愉快。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,但能够对大家的学习、研究有所帮助,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。
最后,谨祝各位领导、老师们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。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