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在公共广场从事和孩子们游戏的工作,包括我在内共有三个人。
我每月一带来《新世》,她们两个人就高高兴兴地读,我们之间相处得很好。
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三个人之间出现了隔阂,变得不再那么亲密了。
每当听到那两个人说别人的坏话,我的心中就非常反感。她们可能察觉到了我这种心不在焉的情绪,经常训我说:“你怎么不认真听别人讲话”。
我觉得自己并没有错,于是就语气强硬地反驳她们。
她们还经常说我:“你虽然学习了伦理,可是做的事情却并不符合伦理。”“伦理中说最好是先改变自己,可你却一点都没改变”。这种状况,简直是让我痛苦极了。
于是,我决定去找伦理研究所的生活伦理咨询顾问,想听听他们的建议。指导老师认真地倾听着我说的每一句话,然后看着痛苦的我说到:“那么,换个工作场所怎么样?”可是我觉得不解决实质性的问题,到别处也还会发生同样的事情。
心想:“这是我必须要超越自己的一个障碍”,对于自己来讲,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学习。于是,心中涌现出‘相识就是缘分,很想同她们和解,成为好朋友’的愿望。此时指导老师也说到:“你就想能与她们相识太好了,这一天真的来了。”我的想法与他的话产生了共鸣。
接着,在与指导老师交谈的过程中,我发现了自己‘在听的方法上’犯的错误。
我不能接受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东西,反过来看,我自己也是那样的态度啊。不能轻松接受别人的话,那种反感的心情就会通过语言反映给对方。所谓的倾听“就是要舍弃自己的心情,全神贯注地去听别人说话。
从那以后,我开始顺着对方的语气去说:“哦,是那样想的吗”、“是那样的心情吗”。放下自己以前批判的心里,迎合对方的心情去倾听。不知不觉地,谈话内容就开始围绕着自己的话题展开,并且能明显感到交谈双方的态度都变得柔和多了。现在,我们三个人又像从前一样友好。互相说着“不见面就想得不行”。又开开心心地一起工作了。曾经让我苦恼的人际关系问题彻底解决了。
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学会一向欠缺的“倾听”才邂逅她俩的吧。伦理中讲“人是该遇到的时候才遇到的”。她们两个人所说的话对我来说非常重要,我感谢我们的相识。
今后,我一定要以这次亲身经历的事情为开端,去捕捉生活中一切能改变自己的机会,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。
(家庭伦理会 川口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