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   |   关于我们    |   企业伦理    |   家庭伦理    |   中日交流    |   中文书籍    |   视频专区
文 章 搜 索
 
相 关 文 章
· 感悟地球之恩
· 地球伦理与沙漠绿化
· 地球伦理的提倡者
· 地球伦理的实践者
· 什么是地球伦理?
· “地球伦理”的生命观 --与东
· 营建地球伦理之林
 
感悟地球之恩

日本伦理研究所参与--丸本征雄


日本繁荣的原点
 
     泡沫经济给日本的自然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。曾经山青水秀的家乡,很多地方的景色也变得肃杀萧条。可以说泡沫经济是场带火的战役。不过昭和六十二年(1985年)五月政府出台了(度假村设施建设法《综合保护地区整备法》)。才使得这一现象得以缓解。
 
    近几年以来,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,生活样式的多样化,人们的兴趣开始逐渐转向亲近自然,增进健康的娱乐项目,还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。那些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成为首选,人们在那里休闲娱乐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,民间的企业家也开始活跃起来。
    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及扩大内需这种冠冕堂皇的借口之下,大城市的巨额资金如潮水一样流向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。一方面,人口稀疏的地区把“优越的自然条件”作为投资的担保,不顾生死存亡而孤独一掷。由于双方利益的相互驱使,更加速了开发度假旅游区的进度。然而,泡沫经济的破灭使他们赚钱的企图化为了泡影。在福岛县的岩木市,预计平成三年春天开始营业的“七富俱乐部”,因为巨额的负债,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地步。投资一千亿日元,建造了一所占地八十一万坪(1坪约3.3平米),楼高15层的集温泉、高尔夫、射击、骑马场等为一体的娱乐设施。然而,平成三年一月,工程完成到95%时,公司不堪负债宣告破产。负债总额高达3034亿日元。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第三大破产事例之一。
    以融资的形式承包了该工程的飞岛建筑公司出资1536亿日元将该公司全部收买,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开业的迹象。像这样盲目投资旅游项目而负债累累的市街村,事到如今也不知道他们在如何反思自己。瞄准城市人的钱包,兴建度假村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。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哑巴吃黄连,有口说不出。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人留下了惨痛的教训。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的话,那些金钱的奴隶就会把整个日本变成高尔夫球场。这正是上天对人的警告。给与那些想把自然、山川变成赚钱工具的人以最严厉的警告。日本国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8%。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水源、绿色极其丰富的国家之一。可以说这些都是地球的恩赐。
    那么,日本人对此有何感受呢?从懂事的时候起,我们就感受着四季的变化,享受着便利的生活。由于来自地球的恩泽,使国土得以保护,生活得以支撑,并孕育了独特的日本文化。祖先为我们保留了完美的自然,所以我们才拥有如此强大的国力。
 很多人认为:日本是靠工艺而发展起来的国家。事实如此吗?因为沐浴了大自然的恩泽,日本才能成就如此辉煌的经济。
    现在,被称之为“产业之米”的半导体产业,丰富而优质的水源是其发展的必须条件。当然精湛的技术力量也是重要的,但其生命线是水源。如果没有地球的恩泽,日本很难成为经济大国、产业强国。
在本杂志中曾经连载过《坦桑尼亚报告》中的相关内容,世界上每年土地荒漠化的国家为数不少。世界陆地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属于沙漠或半沙漠地带。这个面积相当于整个非洲,相当于日本面积的八十倍。中国有着四千年因为经济和粮食问题而引发的革命和动乱的历史,所以治山治水决定着政权的命运和交替。
    那么,难道除了日本以外,就没有自然环境优越,享受地球恩惠的国家了吗?那些国家忘却了对自然的敬畏,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,这样做到底能行得通吗?拥有感谢地球之心,开展保护地球的活动,确保地球的安泰,报恩于地球,这难道不是赋予我们日本人的使命吗?从一味追求本国经济繁荣的愚昧中觉醒吧!为拯救生病的地球去付出努力吧!时代要求我们日本人作为地球人行动起来。

 

地球人的伦理


      “空谈绿色重要的人很多,但是去创造绿色的实践者却很少”。平成四年六月三日,当我在电视上听到远山正瑛先生(日本沙漠绿化实践协会会长)这近乎于怨言的时候,我的内心感到了一种刺痛。

        最初,通过刊登在《产经新闻》上招募第一次沙漠绿化协力队的报道,了解了沙漠绿化实践协会所从事的活动。之后,我也成了日本沙漠绿化协会的会员。我本人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农学系,专业是林业研究,所以自然对沙漠绿化颇感兴趣。
    笔者在昭和四十一年专攻林业专业,后来却选择了伦理事业,开始从事纯粹伦理的研究及普及工作。渐渐地中断了和林业方面的直接接触。所以对绿色和森林方面的兴趣也仅仅是属于个人的行为范畴。可是,平成二年,在“伦理研究所平成三年度事业活动总会”上,出台了伦理运动新的指针。

新的活动计划中这样写道: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遍及全球,目前正处在由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变时期,由于变革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,引起经济失衡以及废弃物随处可见等问题,所以保护和拯救被污染、被破坏的地球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。为了这个崇高目标,我们作为地球人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,实践地球人的伦理,通过具体实践,做到与自然的和谐,实现“共存共荣”、“协调和谐”、“自他共尊”。(平成三年度事业计划书在会上,丸山竹秋理事长还提出了“地球人的伦理”一说,并作为伦理研究所今后事业发展的方针。平成五年度的事业计划中这样写到:在以往推行的“自他共尊”、“共存共荣”精神的基础上,将“地球伦理”和“纯粹伦理”的学习作为两个车轮,以期促进伦理运动的发展和伦理内容的充实。(平成五年度的事业计划)。于是“对地球伦理的具体实践”和“把生涯学习制度化”成为了今后伦理运动的两大方针。丸山竹秋理事长在本刊平成三年四月号(第459号)中刊登了《地球伦理学研究》一文,并且还在《伦理研究所纪要》中发表了《地球人的地球伦理学》和《地球人与伦理基础》两篇论文。详细地阐述了地球伦理学的根本理念。将地球伦理学的树立和实践定为人类的终极目标,把位置提升到世界和平之上。一系列论文的发表明确了新的伦理运动方向。平成四年,本杂志上又刊登了《森林与人之道》的相关论文。(《森林的破坏•地球人的自我消亡》、《森林的活用与地球人的实践》、《森林活用之伦理》)特别是第477号中刊登的《森林活用之伦理》一文中,涉及到了远山正瑛先生的沙漠绿化实践活动,赞扬了其“有志者事竟成”的精神,这是鼓励人上进的伦理,也是地球人再生的根本之道。这些论文更进一步地决定了伦理运动的方向。于是笔者在委托远山先生书写本月号的特集论文的同时,决定成为沙漠绿化实践协会的一员。本人觉得要开展地球伦理的具体实践活动,应该把沙漠绿化纳入到伦理运动的视野。

参加第六次绿化协力队


    “第六次绿化协力队”的活动是从平成四年的913~20日共计8天。参加人员是20~70岁的男女老幼,他们的职业也五花八门。有从事林业、园艺业的专家、也有普通公司男女职员、大学生等。所有的人都是因为在电视上看到远山先生的演讲后产生了共鸣。他们来自以关东一带为中心的岩手县、秋田县、宫城县、静冈县、兵库县。以菊地丰团长为首的志愿者植树队于913日从成田机场出发,14日到达北京顺义县。在中日和平之林种植完水杉后,乘火车历时15小时奔赴包头。列车出发大约2个小时以后,火车停在青龙桥车站。这一带的山上种满了枣树、柳树、槐树等,风景颇似日本杂交林。据菊地团长介绍,20年前这里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,现在的树都是人工种植的。树根在岩石中扎根,并逐渐地形成了以草和灌木为主的绿色植被,灌木生又生长为乔木并形成现在茂密的森林。
    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看,车外的风景和昨天看到的简直是天壤之别。绵延几十公里都是光秃秃的山脉,看上去曾经是郁郁葱葱的山脉,现在却只有山麓的地方稀疏地生长着一些小草。这种景象令人感到好是被破坏的自然向人们的某种昭示。8点左右,列车到达了终点站----内蒙古自治区包头。
这次取消了在包头市的防沙造林活动,直接奔赴恩格贝。巴士通过浮桥过了黄河,车在黄土飞扬中行走了4个小时。途中经过零落的村庄周围大多是高粱地、蔬菜地。偶尔还看到农户在收割葵花的场面。家家的屋顶上有安装着自制的电视天线,多少能感觉到一点现代化的色彩。
   
恩格贝距离包头大约有80公里,是库布其沙漠的绿化基地。据说三年前,这里还是袅无人烟的荒凉沙漠,现在已经建起了沙漠开发和山羊改良研究基地。目前大约有20户左右的人家在这里生活。经过灌溉的农田种植着农作物和花卉,绿化协力队的宿舍就设在这里。有食堂、厕所、还有淋浴。在沙漠滞留的四天中,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。特别是饭菜做的比北京的饭店还合口。羊肉、猪肉、牛肉、西红柿、黄瓜、青椒、土豆等,蔬菜种类丰富、味道一流,堪称是正宗的中华料理。
   
我们所进行的沙漠绿化就是先从苗圃把杨树苗挖出来,然后移植到库布其沙漠里。拖拉机在田埂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,我们才到达指定的植树地。登上眼前的沙丘,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沙漠。这一带曾经是游牧民族(1167~1237年)聚集的地方。据说鄂尔多斯也曾经是森林茂密,水草丰美的草原地带。从清朝年间这里开始变成沙漠。仅仅是200年的时间,自然环境就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。
   
在这里,人们开始用智慧和汗水进行绿化的尝试。植林地选在了被沙丘围绕的低洼盆地。因为这样的地势会有伏流水和雨水的沉积,立地条件较好,适宜植树。在大约相当于16600公顷的沙漠上选择了一块面积约为20公顷的地方,开始了植树造林活动。从19917月开始在大约300多名绿化队员的努力下,共造林20万株。这里的沙质要比日本的沙子细。用铁锹挖到50公分的深度,就可见到潮湿的粘土。植树的成活率比预想的好的多,达到了80%左右。“有智慧的出智慧,有钱的出钱,有物的出物,有力的出力。”坚持做到这四点,世界的沙漠一定能得到绿化。
   
沙漠上如果有水,再有资金、人力、智慧,沙漠一定会得到治理。21世纪沙漠变成绿洲,绝对不是一个遥远的梦。

日本人的使命


        有些人认为自己应该为保护地球做点事情,可是却没有资金。现在已经不是考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时候,而是必须要做的时候了。只要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,就会凝聚成保护地球的巨大力量。现在,邮政省设立了“国际志愿者基金”(捐赠利息的2%),大约募集了9亿日元的资金。通过日本全国102个海外援助团体(NGO),把这些资金用于48个国家的扶持贫困和保护环境上。(日本沙漠绿化实践协会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之一)。

        在日本国内从事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或团体也为数不少。从个人的角度来讲,能够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有很多。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所居住的街区、城镇也是地球的一部分,那么就可以在很多地方能改变自己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。

        现在,世界范围都在呼吁地球环境问题。因为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影响甚至给地球带来危机,这已经不是环境或者经济的次因问题,为了谋求人类的生存,要求人们必须更新观念。以往是经济改变了环境,现在刚好相反,已经进入了由环境决定经济能否发展的时代。决定21世纪未来的并非是NPO、利率、股价等所显示的经济动向,它取决于地球生态学的健全与否。

       文明繁荣发展的国家都曾经环境优美,水源丰富,拥有丰饶的大地国土。然而,随着森林的消失,荣华和繁荣也随之不复存在。21世纪当中,能够支撑人类社会文明的东西,也不会有例外的存在。这种危机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全球,并对人类的生存产生着深刻的影响。诸如最有代表性的酸性雨的扩散,对环境的破坏已经超越了国境。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,怎能保障只有日本能安全地存活下去呢?

        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忘却了地球的恩泽而一手造成的恶果。自我为中心的现代文明制造并残留了地球的危机。现代人必须通过智慧,付出努力去解决问题。沙漠绿化也同样如此,需要付出漫长的岁月。

        享受着地球润泽的日本人,难道不应该作为中坚力量,担负起保护地球的义务吗?从各自的工作做起,为了人类,为了地球而付出努力吧!


【注】

1. 朝日新闻社刊《知识大全》1992年版420页

2.丸山敏秋《水、树和土---从坦桑尼亚思考地球伦理》本杂志478~480号

3.NHK(黄金节目10)拯救地球!和沙漠战斗的男子汉

4.伦理研究所年度事业计划是从9月到第二年的8月,因此每年的七月审议来年的事业预算。

5.本杂志的平成四年十二月号,共18次连载了本人对自然、火 山、地震、天灾、森林、海岸撰写的论文。

6.《伦理研究所纪要》创刊号(19917月发行)

7.《伦理研究所纪要》第二号(199211月发行)

8.  6~8月为雨季,大约降雨量为300毫米

9.  远山正瑛著作《把生命献给沙漠绿化》、TBS毛里塔尼亚刊《从愿望到行动---奉献生命的男人》


 


 
 
日本伦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©2016-2017
Email:ushinntu@126.com
推荐最佳分显示辨率1024*768